近年来,脱口秀在中国如火如荼,涌现出了诸多明星。然而,在这些璀璨的光环下,却也有一些声音对其背后的人物形象提出质疑。例如,最近因参加一档脱口秀节目而走红的山东农村妇女——房主任,她的网络走红引发了热议和争议。
在舞台上,房主任选择塑造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角色:她自述是婚内家暴的受害者,是被迫接受包办婚姻的弱者,同时还强调自己曾是一名环卫工人。这样的故事不难在观众中引起共鸣,尤其是在以同情为导向的社交媒体环境中,正义和善良的形象始终能吸引关注。实际上,过去几年里,借助类似手段名声大噪的案例并不少见,比如据称一天能搬动80吨水泥的水泥妹张方方;又如自称双亲皆亡、照顾弟妹的凉山女孩孟阳,她在短时间内收获了数百万粉丝,但最终却被揭露虚构背景。
虽然房主任的成名经历令人侧目,但我们无法确定她的故事是否包含虚构成分。然而,仅凭一些日常细节,我实际上并不觉得她像是一个容易受欺负的弱女子。值得一提的是,房主任最初走红是因为一段与知名脱口秀演员李波的现场对话。在这场表演中,她展现出极强的语言能力和快速的反应力,甚至让李波这位脱口秀女王也显得有些难以应对。这段互动迅速传播开来,成为她进入脱口秀领域的契机。
从现场表现来看,房主任显得相当自信,表达能力出众,她还自称是自己村里的信息主任,这与一个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中的弱者的形象显然不符。这样的形象反倒让我想起另一个案例:在抖音上,有一位在四川泸州打工的中年离异女性,在收到现金红包时感动得跪下道谢。这两者之间的对比显然是房主任展现出的强悍气质更加突出。
展开剩余54%值得注意的是,不知全国有多少人曾亲身体验过脱口秀演出,尤其是许多农村家庭的普通妇女,能够支付数百元去观看演出的机会似乎并不多。而火爆的表演和娱乐消费的现象累加起来,让人不禁思考,房主任未必是个好欺负的人,似乎并不符合在家庭生活中被压迫的角色设定。
再来探讨一下房主任在脱口秀界崭露头角之后的表现:在台上,她不断对长期陪伴她的农村丈夫进行调侃,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婚。一方面,她追求自由,甚至将离婚视为一种荣耀。而另一方面,婚姻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石,若完全不计责任,仅追求个人的解放,那我们的社会又将何去何从?
总而言之,王婆卖瓜,旁观者清。如果有机会,或许应该对房主任的丈夫或乡村邻居进行采访,给予另一个声音发声的机会。这一切告诉我们,任何故事都可能存在多重解读,不应仅由单一的声音主导。这样的节目到底传达出何种价值观?在我听完之后,脑海中浮现的,只有自私与片面。
发布于:福建省亚金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网-我要配资-实盘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